王澍是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。他也是中国建筑师中唯一一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。
2012年获得这个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重要奖项后,王澍在浙江富阳地区进行了一场乡村改造实验。他选择了富阳西北山区四个相邻的村子,来做建筑改造。其中,文村是第一个试点。
王澍选择村子很谨慎。他先发动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的研究生,调查了富阳299个村子,然后,发现只有20个村子还保留着传统“山居”。
在20个村子中,王澍首先去掉“历史建筑保护”目录上的村子,接着再去掉离县城近,以及靠近高速公路或主要交通要道的村子。他的理由是,要对传统建筑进行护,“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怎么样避开过快的商业化、旅游化和城市化。”
王澍对文村改造投入了很多心血。他设计了八种形态的农居,每个形态有三种变化,相当于一共24种房屋设计。在每户120平米的基础上,设计了天井、可以打土灶的厨房、放农具的空间,二楼晒谷物的空间等。而且,建造时尽量使用当地的传统建筑材料,挖掘当地的工匠手艺。
他也发现了让自己意外的地方。比如,村民们并不想要天井,而是想要让房子占满宅基地,这样房屋内面积会更大。尽管在王澍看来,“在中国人的传统生活里,堂屋、院子关联着一个家族的生老病死,祭祖、祭神灵、葬礼各种传统仪式都在这里举行。”最后是政府提供了解决方案:10平米以内的院子,不算在宅基地面积里。
村民入住后,王澍每次回去,也会观察村民在房子里的生活,看哪些地方可以改进。
他发现,尽管开始时村民们都想要小洋楼,但是现在也基本都接受了。
“也许是因为外来参观的人很多,大家都说好,他们被外来人反复‘洗脑’后,也觉得很好。当然也有很自觉的,就是觉得好,就是爱护房子的人,一草一木哪儿都不许动,属于特别坚定的铁粉。也有的认为需要有些小改造。但是,基本格局他们都保护下来。”
王澍把建筑跟生活方式联系到了一起。他坚定认为,“空间场所和生活方式有配套关系。场所消失,生活方式会跟着消失”。这是他坚持做乡村建筑改造的原因。建筑建成后,他回文村,会发现,过去的“生活方式在慢慢地回来,就像睡着了醒来一样”,“有了这个地方,这个事件就会发生。”
王澍经常说:“保护传统乡村、保护传统文化,基本上又进入了一个救亡运动,这基本上是一个救亡图存的时代。因为它是在灭绝之前最后的奋斗。”在他看来,90%的乡村传统今天已经被摧毁。“它首先是精神的毁灭,生活方式消失,这些活的东西都消失之后,最后就剩下干巴巴的房子,然后拆掉结束,基本是这样一个过程。所以当我们看到拆房子的时候,这个文化就是最后的消亡了。”
在他看来,中国的传统文明,其实是一个非常生态和可持续文明,而现在大家在亲手毁掉这个传统文明。他认为自己的工作,就是在“能力所及的地方,做一些抢救的努力”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