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的是一夜暴富,结果却是一夜暴“负”。被未曾谋面的“客服”拉入群,群里“分析师”“荐股名师”推荐的股票个个涨停,自以为找到财富密码、期待一夜暴富的李女士,却不知中了骗子的套路。辛苦多年攒下的家底,一朝被骗子掏了个干净。
近日,重庆市合川区公安机关在市公安局刑侦总队、网安总队的指导下,雷霆出击,一举捣毁位于重庆南岸和江北的诈骗犯罪团伙引流窝点三个,抓获犯罪嫌疑人三十余名。经初步调查,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该团伙诈骗获利金额两百余万元,受害人百余名。据民警了解,大多数内幕交流群中,除了受害者之外,其他均为该犯罪团伙的“托”。
“私人定制”发展到这个模样,怕是电影导演也想不到。看了李女士的遭遇,不知道能否有助于戳破某些人的“天上掉馅饼”梦,但若是能让他们冷静一下,也算有价值。
“群里除受害者外,全是骗子”,此类案件不知道发生过多少起了,但总有人“前赴后继”,为骗子的“二般创意”埋单。
2022年3月30日,陕西榆林,财务小美上班时收到一封邮件,发件人显示是董事长,让她加入一个QQ群,看到董事长的名字,小美没有多想便进入群内。结果,进群不到1小时,小美被骗45万余元。直到真董事长打电话询问,小美才知道群里除了她都是骗子。媒体报道没有说明骗子的具体骗术,但被人迷惑心性是肯定的。
不管群里有多少个“表演艺术家”,营造氛围,是不变的任务。一位化名为罗小林的女性受骗者向媒体描述称,群里来自天南海北的群友,似乎在很短的时间内都成了朋友,今天你晒几张刚吃到的美食,明天我聊聊办公室里的趣事。“赚翻了”“暴涨”,这些极度吸引眼球的词,不断从群友、红红,以及那几位老师的头像后面蹦出来,就像不断推进她血管里的鸡血。
每一天,各种“做金赚钱”的截图和对老师的赞美,都在群里此起彼伏。这些人简直比“气氛组”还敬业、还执拗,不把受骗人的理智打倒决不罢休。等到她在众口劝说之下终于在境外平台上注册账号后,噩梦就正式开始了。
这中间,其实是人性的博弈。一则,骗子用尽浑身解数,例如时不时发个红包、让你赚个零头,增进你的信任、挑逗你的贪婪;二则,和你打“理智消耗战”,一次不上钩就来加钓一次,一天不“缴械”就等下一天,反正各种截图和表情图以及听不见的欢呼声,管够。当然,无论什么招数,归根结底还是心理战术。
一个人拥有的正常心理防线,尽成为骗子眼中的攻击点。攻击成效,取决于防线的厚薄、强弱。
不得不说,骗子在“受骗者专属群”里给出了最好的、最耐心的服务。古老的骗术中,“放长线钓大鱼”从未绝迹。诱饵除了实打实的好处外,还有情感——情感才是骗子永恒的资源。
揆诸此类案件,受害人一步步迈入骗子为你量身定做的陷阱,极少不是从认识陌生人开始的。一个个由陌生人变成的“好友”,除了在名义上、在虚拟空间完成一次次的“友情陪伴”外,背地里早就藏好了一把刀。这和传销者专拿熟人下手的情形不太一样。
对陌生人当然不必过度防备、如临大敌,但是也不能随意赋予超越金钱的信任。该不该信任陌生人,有很多考量手法,而“金钱”就是最好的照妖镜:无论是谁,让你先往外“掏钱”,内心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可怕的是,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谨小慎微,平时让他请个客都肉疼,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网友一番话术使下来,竟然连身家性命都敢“托付”。
骗术总是在不断地升级,因为骗子也在不断地研究人性,研究你的弱点。要让自己不至于成为骗子的待宰羔羊,一是得死死管住钱。什么样的人最难骗?我觉得应该是葛朗台。生而为人,在网络世界,学一学吝啬鬼“一毛不拔”,也没什么不好。二是守住本心。如何守住?自然有很多策略。
但说来说去离不开这一条:问问自己何德何能让人主动让你发大财,你自己貌若天仙还是对方大慈大悲?警惕“飞来好事”“躺着把钱赚了”,把自己一颗受了利诱就小鹿乱撞的心给摁住——“小鹿”爱乱撞,人之常情,随时配条缰绳,并不多余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