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先学会“舍”,才能有“得”
今天学习哈佛大学的幸福课时,教授讲到了工作的三种境界:赚钱谋生、事业、使命感。对照自己,发现前两年把工作当成赚钱谋生的手段;第三年是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;今年才开始渐渐醒悟逐渐转变了对工作的态度。
不管是看国庆阅兵、电视剧《外交风云》、还是电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才发现那些我们敬佩的人,无论是英姿飒爽的军人、足智多谋的国家领袖、踏实可靠的修表师傅、还是精益求精的科学家,他们带着个人使命、民族使命或者是国家使命,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,用自己的努力换来身边人和祖国的更加美好。
自己也在工作的第四个年头,渐渐懂得学会把工作当成一种使命来做,也发现当怀着使命感工作时自己可以这么充实和快乐。
其实不管是交朋友还是做工作,都要先学会“舍”,才能有“得”。我们只有先学会给予、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,带给朋友、同事一定的影响力,才能在不经意间,得到友情、事业的更多回馈。
2、如何选择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工作
但并不是盲目的给予和努力。生命很短暂,在选择道路前,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。其中,做那些你想做的。然后再细化,找出你真正想做的。最后,对于那些真正、真正想做的事,付诸行动。
如果不知道哪些是自己能做的事、想做的事,可以用以下3个关键问题,先来问问自己,你心里或许就有答案了:
一,什么带给我意义?二,什么带给我快乐?三,我的优势是什么?并且要注意顺序。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,那个工作,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。
3、 工作的三种境界
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,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。这样每天去上班,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,他所期盼的,除了薪水,就是节假日了;把工作当事业的人,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,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,如权力和声望等。他们会关心下一个升职的机会,期望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、从教师到校长、从职员到主管、从编辑到总编辑。
但是,如果把工作当成使命,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。薪水、职位固然重要,但他们工作,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,动力源自内心。工作是一种恩典,而不是为人打工。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,在工作中自我实现,获得充实感。他们的目标,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。
可以想像,一个因为家长的压力而学法律的人,是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快乐的;相反,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,那他在维护公义的同时,也会觉得很幸福。
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,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商人,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,高尚和有意义得多。
不同的人,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。如创业、当义工、抚养子女、行医、甚至是打家具。重要的是,选择目标时,必须确定它符合自己的价值观、爱好,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,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,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。
4、“真我的呼唤”,就是使命感。
“那真是神奇的时刻。”泰勒·本-沙哈尔用下面一段话,描述这种了拥有使命感的美妙的体验:
“我甚至形成了一种迷信,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。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,你就会发现,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,正期待你的光临,你所经历的,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。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,你会发现,周围的人,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的机会。”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