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在微博上读到 @棒棒医生 写的他的循证医学启蒙的经历,读后想写点题外话。查了一下公开资料,棒棒医生叫余向东,1968 年生人,如今 50 多岁年纪,在中国的医疗体系里,50 多岁的医生正是主导力量,无论是年资还是经验摆在那儿,大多数患者也乐于找这个年龄段的专家看病。
从余医生自述看,他到了 36 岁才接触到循证医学的理念,而且是通过互联网这个途径。其实我相信就「循证医学」这个理念而言,余医生无论是相对同龄医生群体,还是在比他小一些的医生群体里,他遵循循证的意识肯定是远在平均水平之上。
而从硬币的反面去看,和他同年龄段的专业群体,以及比他小一些的医生群体,对循证的理解和接受基本上是一团浆糊。这从最近他和那位张煜医生的论战可以看出来。从患者角度看,一个受过现代专业医学训练的医生(张煜医生毕业于国内最好的医学院校之一,年龄比余医生小得多),循证应该是头脑里的基本理念。可是实践中,并非如此。想到这一点,多少让人有点慌。说句不客气的,不少医生对循证的理解,还没患者明白呢。
有人或许会说,你这是不是挑个例说整体呢?根据我长期的观察,这并不是个例,而是存在较大的比例,医生不懂循证,或是没有循证理念,或是不遵循循证。
在我看来,一个医生如果不认同循证理念,就好比现代人不相信地球是圆的一样。
如果你去了三甲医院,去了你能找到的最好的医院,也找到了大专家,然而对方有一定概率是个浆糊脑袋。你的身体甚至是性命交给这样的人,多少有点慌是不是?
但是现状也的确如此。
有人问怎么降低这个风险呢?建议也比较简单,多去几次不同的同级别医院,找不同级别不同年龄段的医生,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误诊风险。
医学这个东西,有些(别问我比例具体是多少)从业者并没有从潜意识里当成科学来对待,更多的就是当成一门「技术」来对待。
所谓循证医学理念往复杂里说,只怕最低也得要一本书的内容容量,如果往简单里说的话,似乎也没那么复杂。循证的英文:
Evidence-based
字面意思就是「基于证据的」。
能经得起挑战的证据。比如有些人说「他邻居家二婶子喝了刷锅水治好了某个病」,那就问问,真有他邻居家二婶子这个人嘛,除了喝刷锅水之外,吃了药了嘛?吃了什么药?是不是村里很多得了这个病的人也吃刷锅水治好了病?为什么有人吃锅底灰也治好了病?为啥他隔壁二大爷啥也没干一礼拜也好了呢?所以你看,类似「喝了刷锅水治好了病」这种信口开河的所谓「证据」(也叫轶事证据)稍微一琢磨是经不起挑战的。除了比谁声高比谁有时间胡搅蛮缠,无法让更多人信服。
我没上过医学院校,还真不知道现在国内医学生院校的课程是怎么教「循证医学」的,问过有些学生,说某本书里讲了一章……不知道现在的医学院校是不是作为一个必须的基础理念教给学生的。有些年老的专家,他们不懂循证也是历史的原因,这个东西进入医学教育,也都是在 1990 年代之后了。国内进入教材,只怕会更晚。
从一个患者角度去写医生群体的专业话题,难免会让一些专业人士不高兴。「你们能懂个屁医学?」从我们患者的角度看,你一次诊治错了,不过是一次误诊而已,而患者如果遇到一个糊涂医生,搞不好就把命搭上了。作为患者,我们也多少得持续学点东西,更新自己的观念。虽然有些医生观念都不更新了,我们患者更新总可以的吧?更不要说,循证医学提倡让患者更多了解有效信息,进而参与临床决策。
棒棒医生在文章里提到的张功耀教授翻译的那篇文章,原文的开篇第一句话特别有意思:
I once took alternative medicine on faith.
这里用的 「faith」这个词有点妙。无论是患者群体还是医生,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基于「信念」选择治疗方案,尽管他们没意识到这一点。到今天我朋友圈里还有不少人是这样,我一般会对他们的「信念」保持尊重。
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遵循循证医学理念的医生。至少现在比几十年前,就多了很多。
评论